发布时间:2025-02-21 17:48:03    次浏览
10月17日、18日两天,以色列巴切瓦舞蹈团的经典作品《十舞》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演。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一道舞蹈大餐,《十舞》由现代舞巨匠欧哈德·纳哈里从跨越20年的作品中挑选出精彩片段重组而成。有趣的是,演出时,台上的舞者纷纷来到观众席邀请舞伴,年轻男孩、白发奶奶在舞台上竟毫不怯场,跟随专业舞者释放自我。“嘎嘎先生”带来跳舞冲动纳哈里被称作“嘎嘎先生”,因为他创造了“嘎嘎”这种革新的身体语言,在全世界身体训练领域中树立起重要地位。“嘎嘎”强调用思维感受带动肢体动作,动作不需要绝对整齐划一,每个舞者都听从内心的感觉,让力量由内到外生发出来。2015年,托默·贺曼将纳哈里的故事拍成了纪录片《嘎嘎先生》。《十舞》演出只有70分钟,虽是不同片段混合的产物,却一气呵成。“嘎嘎先生”曾说:“每当我创作一个作品,我感觉是在和舞者玩一个每次规则都在变化的游戏,就像我们不断摧毁一栋房子,然后将碎片重组,换以新生。”顶尖剧团提供对比欣赏本届艺术节将上演两部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,一部来自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,一部来自斯图加特芭蕾舞团,1962年首演获得了广泛赞誉。两个顶尖芭蕾舞团表演各具风格,给观众和专业人士提供了一次对比欣赏的好机会。上海国际艺术节上,还有摩纳哥蒙特卡洛芭蕾舞团的《仲夏夜之梦》,以及《谭元元和她的朋友们》舞蹈专场演出。《谭元元和她的朋友们》中,来自不同国家的顶尖舞者同台,融汇了12部风格迥异的芭蕾节目。原创作品探索中国风格上海国际艺术节上,中国作品也颇有看点。张继钢的《侗》和云南红河州歌舞团的《诺玛阿美》呈现了浓厚的民族色彩。《侗》充满诗意,如同一个游子的乡愁散记,带领观众走进遥远侗寨的春夏秋冬。《诺玛阿美》源自哈尼族的口述史诗,以小见大,讲述哈尼族的故事。闲舞人剧场的《莲花》讲述了莫高窟的塑匠乐僔,因感知莲花之美而创作敦煌彩塑的故事。赵小刚的编舞摒弃了传统中国舞中常见的形态,全部采用敦煌壁画中可考证的真实形态。“蓝莲花舞”借鉴北魏与西魏时期壁画伎乐菩萨手的姿态,“石莲舞”借鉴初唐莲花童子壁画,“并蒂莲舞”借鉴了敦煌465窟密宗壁画造型。